第(1/3)页 商姥姥去医院看望宋正功这个女婿时,得知宋奶奶帮宋沛年卖礼盒,商姥姥心里有些不得劲。 也顾不得多待,放下手中的水果就朝宋沛年的小院赶去,中心思想只有一个,她也要帮好外孙卖礼盒。 商姥姥极力推销自己,她能说会道,她有人脉... 宋沛年哪能不同意这个必须要走后门的推销员工,只能连连邀请商姥姥的加入,“姥姥,有了你,我们这个团队那就是如虎添翼、锦上添花、事半功倍...” 越说,商姥姥唇角的笑意越大,完全满意了。 中午吃饭的时候也没有走,而是又吃了宋沛年做的饭,这才喜滋滋走了。 她也要出门谈生意! - 这天早上前来宋记点心铺购买点心的顾客,一走近柜台就看到不同,柜台左边最显眼处摆了两个大大的竹编礼盒。 一个盖着的,另一个打开着的,里面有四样糕点,两礼盒下面还有两行小字—— 元旦礼盒。 十元钱一盒。 看到礼盒要十块钱,全都忍不住咂舌,这卖的也太贵了吧! 不过摆在里面的四样点心可真好看,花花绿绿的,但是糕点颜色又不俗气,反而看着特别有档次。 正好有一个顾客询问这个礼盒,店员介绍道,“这是我们点心铺推出的元旦礼盒,里面有四样不同口味的点心,外酥内咸的牛舌饼,枣香酥脆的枣花酥,软糯香甜的千层糕,松软香甜的白雪糕。” “这四样糕点做起来麻烦,耗费时耗力,所以就以元旦礼盒的形式出售。还有啊,这礼盒看着贵,但是这每样糕点都有一斤二两,加起来差不多也有五斤了,大家伙想想,咱们店最便宜的鸡蛋糕都要一块五斤。” 唐小妹推销着又将手放在嘴边,压低了声音,像是说秘密似的,“大家伙别不信,这礼盒还是我们老板回馈大家伙儿才出的。” 此话一出,一些觉得礼盒卖的有些贵的顾客立刻觉得也没有那么贵了,差二两就五斤的糕点,算下来才两块钱一斤,更不要提还白得了一竹编盒子呢! 有些心里痒痒的顾客就忍不住询问道,“那这礼盒什么时候开卖?元旦当天?” 唐小妹立刻堆笑回答,“现在就可以预定了,定金两块钱,我给你一张盖章了的条子,你元旦前三天都可以凭条子来取。” 最后又吆喝了一句,“先到先得,礼盒数量有限!” 问话的顾客想着元旦要去儿子女朋友家谈亲事,提上这么一个礼盒也有面儿,当场就掏出两块钱预定了一个礼盒。 有一就有二,陆陆续续就有顾客跟着一起定,都是想着走重要亲戚家去的时候提上一个有面儿。 唐小妹又要忙着称重,又要忙着开条子,有些忙不过来,送完早餐的宋沛年正好回来,让唐小妹帮着开条子,他则给顾客称重打包。 忙忙碌碌一早上,卖出去了足足三十二个礼盒。 不说唐小妹,宋沛年都对这疯狂的售卖情况懵了,要知道,距离元旦还有小半个月呢。 果然,任何时代都有舍得花钱的顾客存在。 帮唐小妹收好摊子,又嘱咐这两天一直和宋奶奶住在小院的铁蛋好好在家待着,宋沛年便带着一包鸡蛋糕去了隔壁赵大娘家。 被赵大娘迎进她家院子之后,宋沛年将手中的鸡蛋糕递过去,便说明来意,“赵大娘,你能帮我在附近招几个爱干净手脚麻利婶子吗?” 见赵大娘面上有些疑惑,宋沛年又解释道,“这不是元旦快到了嘛,我打算出一批礼盒,但是我忙不过来,我便想请七八个婶子帮我六天忙,也不是白忙活,我每天给五块钱的工资,不包吃。” 赵大娘一听一天五块钱,那不六天就有三十块? 立刻拍着胸脯将这活儿给揽下来了,又笑着推销自己,“不是我吹,我和我家儿媳妇全都是爱干净的,干活也麻利,到时候你别怪大娘我私心将我们婆媳二人加上。” 赵大娘的儿媳妇是她儿子从乡下带回来的,两人是赵大娘儿子当知青时结的婚,由于政策限制,她儿媳妇是农村户口也就没了供应粮,现在一家子全靠赵大娘老伴和她儿子干零工养活。 所以有了这么一个绝佳的赚钱机会,赵大娘完全拒绝不了,即使被宋沛年多想,她也拒绝不了。 宋沛年连连摇头表示不会,笑着道,“我招的就是赵大娘你这种爱干净的。还有啊,我这天天做糕点,最受打扰的就是你家。” 除了赚更多钱,这也是宋沛年推出礼盒的原因之一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