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盐政一事乃民之根本,皆是由朝廷控制,民间一律不得私自开采售卖。 李浔这精盐只能算是精加工,说来也算不上开采。 不过话说回来,就算需要开采,说来也不算违反朝廷律例。 本身李浔就拥有嘉阳军政节制之权,插手盐务自然也在情理当中。 为何李浔会想精盐一事,说来这嘉阳正是产盐之地。 嘉阳郡下蒲岭县拥有盐井十多口,产盐供给落霞州及梁州大部分地区。 不过由于炼盐技术落后,盐中掺杂许多杂质,甚至有时还有股怪味夹在其中。 正正因为这个原因,李浔才把心思打到了这上面。 除了需要调整炼盐法,几乎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。 简单来说,投入少利润高回本快,这就是李浔选择此的原因。 至于水晶琉璃,通俗点说玻璃烧制之法,其需要的原材料开采烧制难度,同比精盐提炼肯定要高上许多。 但总归说来,两者皆是周期短回报高,说来确实是目前的最佳选择。 此两件事,都还需要建造工坊,李浔也不可能天天盯着,肯定就只能交给天叔。 另一件事,就是关于新卒的事情。 前面也提到过,城防营无法安置那么多新卒,只能再组建一支新军。 关于谁来带领这支新军,李浔曾做过深入考虑。 亲卫中有就多为百战老卒,曾领兵者也不在少数,应该还是能挑出人来领新军。 然而,正是这钟余期,不知该如何安排。 恰好这又招募了新卒,李浔终是觉得该动一动他了。 由他来训练新卒,很快就能试出他能力如何。 如此不怕试错成本太高? 对此李浔倒不太担心。 新卒名义上由钟余期率,但其下的各级重要将官,则是从亲卫中抽调。 就算其能力再不及,也不至于让新军乱了套。 倘若最后训练成效显著,钟余期确实有这能能力担任新军将领,那让他当又如何了? 且知,李浔并不是那种任人唯亲之人,一切皆是能者居之。 当然,李浔行事并没有如此草率,确定启用钟余期时,还是和其有过一番谈话。 钟余期,身高八尺,长的孔武有力。 刚毅黝黑的那张脸无不说着曾经戍边的风霜。 “钟将军,本王将你调出边军,想听听你的看法。” 王府正堂,待钟余期参拜过后,很是直接的说道。 “末将一切听命行事。”钟余期回答得滴水不漏。 “那你就没有想过,将其调入嘉阳过后,立马就让你休沐,难道就不担心本王弃用你?”李浔问道。 “王爷,末将从军十六载,只知晓一件事,那就是听从军令行事。” “若是王爷说让末将脱下军装,那末将便脱下军装。” “若是王爷让末将去掏粪,那末将便去就是。” 钟余期俨然一副只听令行事的模样,似乎并不掺杂其他。 李浔当然不会听他怎么说,只会看他怎样做。 同样也不会认为,因为自己有着亲王身份,就会让他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命。 于是,立马又接着问道, “钟将军如何看待之前嘉阳。” “回王爷,末将除军事外,其他一概不过问。”钟余期面无表情的回道。 接手嘉阳前有多乱,李浔可是亲自领教过的。 钟余期镇守落霞关,当真就能做到独善其身?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,品行再好的人长期待在这种环境中,也很难做到洁身自好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