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一方面有些高兴,一方面又有些忧心。 高兴是因为,秦修远终于不再同他的父辈一样,终日在朝堂上与文臣针锋相对,这样一来,两边阵营便都能更好地辅佐自己。 忧心,是担心他借此结党营私,目的不纯地扩充势力。 毕竟三年前的事……还时不时萦绕在闵成帝心头,闵成帝不知道秦修远对自己到底是真心辅佐,还是假意顺从。 猜忌如同一片乌云,时不时飘来,提醒着他,有一日可能秦修远会带来疾风骤雨。 闵成帝思及此处,开口问道:“你为何入宫还带着糖果?” 入宫忌讳甚多,但真没有哪一条规定,说人不能带糖果的,闵成帝一时之间,却也找不到什么把柄。 他担心的是,若唐阮阮是有备而来,那便说明他们在宫中,安插了眼线。 闵成帝面色微冷,直勾勾看着唐阮阮。 唐阮阮直觉上有些不对,面上却不动声色,道:“回皇上,这糖果……是为臣妇的夫君准备的。” 闵成帝一愣,疑惑道:“秦修远……吃糖果!?” 唐阮阮微微一笑,道:“我夫君患有头疾,而甜食有助于放松,于是出门时,臣妇便会带一些在身上……没想到今日,这糖果还助六皇子和七公主喝了药。若能让他们的病快点好起来,那便是最好不过了。” 这话倒是侧面提醒了闵成帝,她方才还帮着给孩子们喂了药,闵成帝面色稍霁,道:“原来如此。” 顿了顿,他道:“有劳夫人了。牟谦——” 牟公公上前道:“请皇上吩咐。” 闵成帝道:“秦夫人照顾皇子公主有功,将南海进贡的血玉珊瑚赏给秦夫人。” 唐阮阮微怔,也不敢推辞,便从善如流道:“多谢皇上!” *** 沁嫔还要忙着照顾六皇子和七公主,唐阮阮便识趣地告辞了。 采萍端着皇上赏赐的血玉珊瑚,一路上忍不住细细端详。 她道:“小姐,这珊瑚可真漂亮,宫里的东西,就是好!” 唐阮阮微微笑了笑,没有说话。 两人一路往宫闱外面走着,路程较远,唐阮阮有些心急,担心秦修远等得久了会担心。 而采萍却一路上东张西望,她第一次入宫,自是看什么都新鲜,路过御花园时更是一脸倾慕。 她颇为自豪地对唐阮阮道:“小姐,这宫里也没有那么可怕吧……宫里的御花园又大又漂亮,我见娘娘和嬷嬷们也很和蔼,皇上还赏了咱们这么珍贵的珊瑚……说不定,您会成为宫中红人的!” 她跟着入宫前,唐阮阮嘱咐了她许多礼节上的要点,采萍觉得唐阮阮的担心有些多余了。 唐阮阮瞧了一眼前面带路的李公公,对采萍轻斥道:“不要胡说!皇上不过是感念我助皇子和公主喝药,才给了赏赐,没什么值得炫耀的!你若是再胡说八道,我便要罚你掌嘴了!” 采萍一愣,她平日里说话,口无遮拦惯了,唐阮阮也未曾如此严厉说过她,如今她只不过想说几句讨她欢心的话,居然被如此训斥! 她有些委屈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,闷声不响地加快了步子。 李公公瞧了她们一眼,若无其事地继续带路了。 唐阮阮见了采萍这副别扭的样子,有些无奈。 这皇宫之中危机四伏,若是口无遮拦,恐怕是会死无葬身之地的。 但这些话她没法现在就跟采萍说,于是两人一路沉默,直到出了宫门。 殊不知,御花园之中,有人正在看着她们。 “那便是帝都第一美人?” 音贵人手持团扇,轻轻摇着,一脸不屑。 她身着紫色云纹对襟宫裙,头上斜插着一支流苏步摇,一直垂到肩膀,乍一看姿色并不出挑,顶多算是秀丽之上,但声音却如流水一般,悦耳动听。 宫女紫云道:“娘娘,这传闻未必为真,在奴婢看来,这将军夫人万万不及娘娘风姿。” 音贵人听罢,虽知她是溜须拍马,却还是有几分得意,道:“莫要哄本宫开心了。” 紫云见音贵人受用,便继续道:“没想到这镇国将军府的人,竟这么没见过世面,不过是一株血玉珊瑚,稀罕得跟什么似的……不知道的,还以为他们是那小门小户出身,穷酸惯了呢!” 音贵人听了,面色微变,她冷冷瞥了紫云一眼。 紫云心中一凛,顿时明白自己说错了话。 她立即惊慌失措地跪下,道:“娘娘!奴婢说错话了!” 音贵人声音发寒:“哦,本宫不知,你的嘴,竟如此讨巧?” 紫云面露惶恐,随即自己抬手——“啪”地一掌打在自己脸上:“奴婢该死!奴婢该死!” 音贵人的脾气,她是见识过的,若是不自罚,等她发起火来,恐怕是逃不过一顿板子。 音贵人见她打得卖力,又饶有兴趣地看了一会儿,直到她的脸被打得有些肿了,她才道:“好了,再在御花园打下去,本宫贤良的名声都要被你辱没了。” 紫云这才罢了手,她嘴角有些微红,勉强笑道:“多谢娘娘体恤。” 音贵人勾唇一笑,道:“回去吧。” 紫云踉跄起身,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。 她虽然脸疼,但是仍然庆幸自己躲过了一劫。 这位音贵人,虽然长得不算倾国倾城,但是却有一副好嗓子。 她因唱得一手好曲儿,获得了闵成帝的宠爱,还诞育了五公主闵元婉。 却因出身太低,晋不了太高位份。 为了在后宫立足,她便依附了文皇后。 她平生最听不得别人提起她的出身,上次一个宫女不小心戳到了她的痛处,她便二话不说,将那宫女拖到院子里,打了三十大板,落下了一辈子的残疾。 紫云跟在后面,心中依旧忐忑。 音贵人一面走,一面摇着团扇,思索着将军夫人进宫的事。 她不禁有些疑惑:这将军夫人为何会突然去了沁嫔处?沁嫔的出身虽比她好些,但是沁嫔在家是个不得宠的庶女,早几年,她也不见得如何得宠,所以家族对她的支持也是微乎其微的。 两人一直都是贵人,直到宁贵妃死后,她才开始一枝独秀,升了嫔位。 难道她是因家中式微,所以才去笼络镇国将军府?如今沁嫔如此得宠,又有个聪明伶俐的儿子……若是前朝再加上大将军的助力,势力便不容小觑了。 如今皇上对太子,总是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,万一哪天太子真的被废了……难不成沁嫔和皇后娘娘一样,也盼着易储,好扶自己的儿子上马!? 若是把沁嫔笼络朝臣家眷一事告诉皇后……恐怕她是饶不了沁嫔的。 音贵人越想越出神,她不知不觉放缓了脚步。 第(2/3)页